Table of Contents

Thursday, August 28, 2025

咽喉总是有痰

 咽喉总是有痰?按这两个穴位试一试。

三間穴

三间穴位图解位置

三间穴位依据《针灸学》经络与穴位记载三间穴位置在微握拳,在手食指本节(第2掌指关节)后,桡侧凹陷处为三间穴位所在之处。三间穴隶属于十四经穴中的手阳明大肠经,简称为大肠经。手阳明大肠经络脉总共计有20个穴位,若三间穴痛即发生于此经脉部位。

三间穴亦称为少谷穴,小谷穴。三间穴英文名称:Third Space,十四经穴标准定位编号:LI3

三间穴痛

三间穴疼痛位于手阳明大肠经脉络中,应多留意是否出现五官科系统疾病、三叉神经痛,扁桃体炎,手指肿痛,肩关节周围炎等相关疾病症况。任何三间穴位痛疑问,建议向中医师咨询病症。

三间穴道按摩

逆时针方向按揉法分别按压左右双手,每次约1~3分钟即可
按摩大肠经三间穴用指甲垂直按压穴位,会稍有酸痛感,分别按压左右双手,每次约1~3分钟即可。具有可缓解痔疮疼痛;亦可调和脾胃、改善消化不良功效益处。

三间穴作用与功效

主治病症:咽喉肿痛,牙痛,腹胀,眼痛,肠泻洞泄
作用功效:清热止痛,利咽平喘,通经活络等
保健运用:按摩三间穴,能清热、利咽等

手阳明大肠经穴道经络

商阳穴、二间穴、三间穴、合谷穴、阳溪穴、偏历穴、温溜穴、下廉穴、上廉穴、手三里穴、曲池穴、肘髎穴、手五里穴、臂臑穴、肩髃穴、巨骨穴、天鼎穴、扶突穴、口禾髎穴、迎香穴

三间穴配伍穴道分别为搭配攒竹穴治视物昏盲、视物不清晰。以上为手阳明大肠经三间穴位经络图解、三间穴痛可能相关症况、穴道效用作用与穴道按摩与穴道经络引导资讯汇整与介绍。

按摩间使穴可治疗胸闷气短

取穴位置

在前臂掌侧,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,腕横纹上3寸,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。

【解剖位置】

在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,有指浅屈肌,深部为指深屈肌;有前臂正中动、静脉,深层为前臂掌侧骨间动、静脉;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,前臂外侧皮神经,其下为正中神经掌皮支,最深层为前臂掌侧骨间神经。

间使穴——平定心神的安静穴

“间使”。 “间”,间接也。 “使”,指使、派遣也。该穴名意指心包经经水在此蒸发凉性水气。本穴物质为郄门穴传来的地部经水,行至本穴后,经水逐步降温,生发出心火所克的肺金特性的凉性水气,如被它物间接的指使一般,故名。

间使穴具有宽胸和胃、清心安神的作用。多用于治疗风湿性心脏病、心绞痛、心肌炎、心脏内外膜炎、癫痫、癔症、精神分裂症、脑血管病后遗症、感冒、咽喉炎、胃炎、子宫内膜炎等。

1.按摩,拇指按揉该穴约2分钟。 2.针刺,常规消毒后,取毫针直刺该穴0.5~1寸深,深刺可透支沟穴,局部酸胀,针感向指端放散。 3.艾灸,将艾条的一端点燃,悬于该穴的2厘米高处,熏烤5~10分钟。

按揉间使穴,排遣抑郁

现代人生活节奏越来越快,尤其是大城市的人们生活与工作压力大,每天都在忙碌奔波,很多人因为生活或工作上的不得意而心情抑郁,严重者甚至患上忧郁症。对于该病,除了必要的常规治疗之外,还可经常按摩心包经的经穴——间使穴,“日久见真情”,该穴一定不会辜负你的期望,可以有效帮助你缓解心情抑郁的状况。


该穴出自《灵枢·本输》的“行于间使”。 《备急千金要方》中称该穴为“鬼路”,可能是源于中国古人通常把一些难解决的事情都归于鬼神吧。一些怪异难缠的疾病,比如癫狂、痫证等均可取该穴治疗。 《灵光赋》载:“水沟、间使,治邪癫。”


身体健康使者,主治多种疾病

本穴对胃痛、呕吐等热性胃病有特效。该穴为本经五输穴中的经穴,善于治疗热病、疟疾(俗称“打摆子”),尤其对于疟疾是经验用穴。临床上有人用该穴治疗岔气也很有效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咽喉总是有痰

 咽喉总是有痰?按这两个穴位试一试。 三間穴 三间穴位图解位置 三间穴位依据《针灸学》经络与穴位记载三间穴位置在微握拳,在手食指本节(第2掌指关节)后,桡侧凹陷处为三间穴位所在之处。三间穴隶属于十四经穴中的手阳明大肠经,简称为大肠经。手阳明大肠经络脉总共计有20个穴位,若三间穴痛...